一、周孟初、王寿光团队

  团队长期从事离散事件系统建模和控制、智能优化理论与方法、复杂工业生产过程建模分析控制和优化、机器人控制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和工程应用。周孟初教授是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院士(NAI FELLOW)、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学会会士(IEEE FELLOW)、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会士(IFAC FELLOW)、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AAAS FELLOW)、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CAA FELLOW),是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杰青”和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是2015年诺伯特·维纳奖(NOR-BERT WIENER AWARD)(全球控制领域最高成就奖)、2020年爱迪生专利奖(EDISONPATENT AWARD)(美国最高级别的专利荣誉,被誉为科技界的奥斯卡奖)等多个重量级奖项的获得者。

二、李传煌、王伟明团队

研究新一代网络技术(可编程网络、边缘网络、算力网络等)、智慧网络技术。面向可编程网络架构,主导制定了 5 项 RFC 互联网国际标准,提升了我国对互联网的影响力,向互联网工程任务组 IETF 提交标准草案 10 项共 62 版,在 IETF 会议上报告 20 多次,授权发明专利 50 余项。技术获得浙江省技术发明一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以该项技术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面向5G网络基站构建,研究基于元能力模型的网络切片技术,联合企业研发了支持5G网络切片的室内基站、分布式天线系统(DAS)及物理层传输等系列设备。技术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团队与星网锐捷、H3C、三维通信、杭州迪普等国内知名网络通信设备制造商保持着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三、黄庆九团队

研制出独创的三维图像增强算法,可从低像素相机获取高像素图像,大幅降低企业成本;通过独创的位置、姿态、力、力矩的混合控制技术,实现了经济实用的智能型力控制;研制出独创的双级驱动减速机,打破了日本长期垄断地位。技术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中国发明协会人物奖,获发明专利2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专利 10 余项,软件著作权40余项。

四、魏贵义团队

结合我省的产业需求,研究了面向国产超算平台的空气动力学混合并行计算理论;开发了高阶精度的、基于非结构网格的、面向国产超算硬件平台的气动分析软件系统;解决了宽速域多场耦合计算功能、万核线性加速性能与国产硬件运行环境等“卡脖子”问题。该项研究得到了浙江省科技厅的优先委托支持。研究成果“基于国产超算平台的自主可控的空气动力学计算软件”完全自主可控,已在航天科技、中航通飞、吉利汽车等单位应用,主要性能指标超过国外商业软件,支持国产超算软硬件系统(华为泰山超算系统,鲲鹏 CPU+昇腾 GPU),支持亿级非结构混合网格快速并行生成(效率:2亿/小时),百亿级网格精细化分析计算线性加速比不低于 75%,突破了国外技术封锁,提升了我国航天、汽车等数字化设计效率。

五、潘志东团队

在降水监测及核辐射监测领域的研究走在前列,所研发的全自动在线设备国内领先。开发了智慧环保系统,建立了环境监测数据共享网络和预警网格系统,所研发的全性能降水及环境氚自动监测系统属国内唯一和国际先进。团队主导和参与了多项国家、行业、地方各级检测技术标准的制定,获得 31 项发明专利授权,全性能降水自动监测设备在深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南京市生态环境局等环保部门得到了广泛应用;环境氚自动连续监测核心技术获得 2020 年度浙江省生态环境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设备已投入秦山核电站交付使用;智慧环保监测系统已经初具模型,以杭州市为范围构建了部分区域小(微)型空气站、降水监测点、微型水站及核电站的数据共享网络和预警网格系统。近三年产值达到 2亿,为环保部门、科研机构及知名企业提供服务系统及设备 1.3 万台套。

六、董黎刚团队

研究面向5G的SDN架构和网络安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网络流量分析,提高流量分类方法的性能,提高实际应用中网络流量异常检测的性能,实现自动构建对外防御和对内管控能力的自安全网络控制器。此外,实现面向企业的智慧党建系统、OA、HR、CRM、ERP、呼叫中心等系统功能,提高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助力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升级,实现企业降本增效。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0余项,软件著作权10余项。


七、蒋晓宁团队

在物联网领域具有十年以上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研发了物联网终端、网关、平台和APP等产品;规划和建设了燃油汽车加油网、电动汽车充电网、综合园区配电网、无人值守零售网等物联网案例。物联网3C3C架构、物联网故障诊断等

九、余长宏团队

主要研究方向为工业物联网和智能信息处理,目前与中国联通、航天科工23所平湖实验室等企事业单位保持长期合作。主要成果为中国联通浙江省分公司的“车间智脑”产品,平湖实验室的“卫星测运控一体化智能管理系统”,高职类院校的“基于物联感知的智慧实训系统”等。